我們的理念來源于企業的創新理念和方法,
融入理性概括,在實踐中運用三一集團,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較早,也是行業內首個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企業。盡管有人形容數字化轉型如同大象轉身一般困難,但三一集團就像在數字化時代中奔跑的大象一樣,成功地實現了轉型。
這種轉型為三一集團帶來了顯著的效益。它不僅在規模上追趕上了國際工程機械巨頭,而且在毛利率、凈利率等關鍵效益指標上也超越了這些競爭對手。2021年5月13日,三一重工被納入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排名第468位,首次進入全球企業500強,成為該榜單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工程機械企業。至2022年,三一集團的營業收入已達到1545.60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的第170位。
早在很早以前,三一就開始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早期主要是內部網絡、郵箱系統和財務軟件的應用。從2004年開始,公司又陸續實施了辦公自動化(OA)、物資需求計劃(MRP)系統。到了2006年至2007年,ERP(企業資源計劃)、PDM(產品數據管理)系統的上線,使公司實現了財務業務一體化和產供銷計劃體系一體化。
然而,三一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由于工程機械行業受到基建投資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這是一個周期性較強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在2011年至2016年的五年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三一也不例外,其各項業績跌入谷底,銷售收入比2011年的最高點縮水了52%,財務指標也相應惡化,導致多年未見的虧損。
面對這些問題,三一深刻認識到,要想在行業周期性變化中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依靠數字化改革來提升企業的現代化水平。他們認為,完成智能制造改造后,就可以擺脫行業的周期性束縛。例如,當市場低迷時,工廠不需要裁員,只需優化物流成本和效率;而當市場旺季來臨時,也不需要招聘新員工,只需啟動機器就可以提高產能。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2013年開始,三一開始了數字化轉型之路。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3-2015年)是深入推進信息化的階段;第二階段(2016年-2017年)是數字化平臺搭建的階段;第三階段(2018年至今)則是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階段。
工業制造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轉型之痛,數字經濟應用實踐專家駱仁童博士表示,制造企業普遍網絡能力較弱,轉型困難,像設備之間的互聯、制造數據的采集和傳輸,如何打破互聯互通的壁壘,挖掘制造數據的核心價值,是成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三一重工從接入設備互聯進行管理到“燈塔工廠”的經驗,讓決策能夠透明和及時。
三一重工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可以分為六類:營銷、產品、研發、制造、服務和運營。
1. 營銷環節:三一重工加強了數字化營銷的建設。通過搭建全網營銷平臺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實現了客戶信息的整合和精準營銷。此外,還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并推出個性化定制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購買體驗。隨著直播電商的火爆,三一還設立了公司特有的電商營銷小分隊,通過線上營銷,達到1小時便可賣出31臺壓路機的驚人業績。
2. 產品環節:面對新能源、低碳化發展趨勢,三一重工重視推動產品的電動化與智能化,核心是智能產品與技術開發。比如,無人壓路機、5G遙控挖掘機、純電動無人攪拌車與礦車、5G電動智能重卡、無人港口設備。
3. 研發環節:在研發環節,三一大力推進“自力更生”的模式,堅持自主研發。一是建設PLM平臺,實現了產品設計制造、管理等多重數據的數據共享。二是建設研發數字化平臺,建立研發云與仿真云,將研發過程的設計知識線上化。三是基于根云平臺搭建了試驗數據管理平臺,使試驗核心業務流程在線化率大大提升,設計與測試協同效率相應提升。
4. 制造環節:制造環節,主要是建設燈塔工廠,推進智能制造。三一燈塔工廠廣泛采用視覺識別、工藝仿真、重載機器人等前沿的工業技術和數字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人機協同效率,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善生產工藝。
5. 服務環節:為打造企業競爭優勢,三一的工程機械產品運用物聯網、GPS、GIS、RFID等技術,配合嵌入式智能終端、車載終端、智能手機等硬件設施,將分布全球的幾十萬臺客戶設備全部連接、實時在線獲得相關數據。
6. 運營環節:除了前述業務環節之外人力財務客服等后臺環節也進行了數字化改造例如通過智能客服來提升客服工作效率通過RPA等技術來替代人力財務工作中簡單重復勞動。
三一的數字化轉型能夠成功,有著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一把手高度重視,只有企業第一負責人認可與重視才能推進下去,才不至于半途而廢。三一重視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專門成立了流程信息化部門進行統籌規劃,并明確變革項目的實施路徑。
其二,是組織轉型。三一成立了一系列組織推動集團轉型,高效推動了三一集團包括云計算、數據中臺等IT技術的升級搭建,并幫助其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各環節業務流程的重構,推進集團數字化轉型落地。
其三,是數字化人才建設,三一用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事業吸引人,用互聯網創新企業的機制留住人,用高于互聯網企業的薪酬待遇對待人
其四,是數字化文化建設,董事長帶頭掀起學習運動風,通過“反復的嘮叨、洗腦式的宣貫”, 推動全員思想認知的轉變。三一還制訂了《數字化知識認證標準》,推動全員學習數字化知識與技能。
三一集團董事梁在中最近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行了深入的分享和探討。他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的行為偏好被全面數字化,由此催生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是將人類的重要生產活動全面數字化,尤其是工業領域,這將是釋放下一波巨大紅利的關鍵。他預測,產業互聯網未來將產生三大重要的場景:
首先,產業數字化中給生產資料進行數字化產生的基礎技術,比如騰訊云、樹根互聯等公司,它們與三一的關系類似于移動互聯網興起過程中,手機的制造廠商提供硬件基礎能力和安卓、IOS等軟件基礎技術的公司。全球范圍內,這個大的場景有很多人都在進行嘗試,但真正取得顯著成效的還很少,整個場景仍處于早期階段。
其次,產業數字化中能夠產生機會的工業品數字化供應鏈。這個環節通常可以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來,但是一些傳統的提供制造工業品的工業型企業,主要成本是在采購,現在整個產業的工業品供應鏈數字化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未來一定會給很多工業企業帶來非常大的價值。
第三大場景是所有的生產資料即將被數字化,被數字化就意味著能夠被精準計量,也就得到精準改善。但是當工業互聯網誕生以后,生產資料可以被精準計量,新的運營和供給方式將產生新的商業模式。
梁在中強調,產業互聯網目前還處在早期階段,產業數字化也處在在線階段。主要的制約因素是因為在線的成本過高,如果產業數字化和生產要素數字化的成本進入千元級的階段,把所有的生產資料數字化的產品從選配變成標配,整個產業互聯網的井噴將會到來。
數字經濟應用實踐專家駱仁童博士對此表示認同,未來將誕生全新范式結構的的工業生產體系,從過去以經驗和流程驅動的生產制造組織形式變成以數據驅動的組織形式。經過數字化轉型的企業與沒有數字化的企業在未來發展的時候,在公司經營效率和成本結構上將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在工業領域,三一重工是率先推動深度智能制造升級的公司。由于許多技術難題在之前并未有先例,因此許多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意外的挑戰,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下一步,三一重工將啟動重工行業“百人百億”燈塔工廠3.0規劃,致力在“十四五”末,全集團達成3000億銷售額、3000名工人、30000名工程師的目標。
三一重工表示,未來希望能夠和合作伙伴開展數字化轉型的合作,幫助他們一起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質量,共同提升中國智能制造的能力與水平。
稻盛和夫先生不是只會說,讓員工去實施。他為了讓員工親身感受到這種理念的改變,以80歲的高齡,和日航的